科产经济集团内刊电子报

2019年1月31星期四
内部刊物 免费赠阅

虎岭经发集团内刊职工天地 至味在人间 那时过年 “五十四号文件”

按日期检索

12 2017
3
4

科产经济集团内刊

电子报刊阅读器
放大 缩小 默认

至味在人间

□ 作者 物业公司 侯永鑫

乍一看到这几个字时,还以为是《人间至味》的另一个书名。因为《人间至味》是散文集,所以有很多类似的名字出现,比如:《人间滋味》、《人间知味》、《人间之味》等等这些。仔细一看,作者却不是汪曾祺。陈晓卿,一个没什么印象,但却一定在哪里听到或看到过的名字,耳熟。

陈晓卿,一个方脸、微胖、黝黑的安徽吃货汉子,1989年进入央视,一干就是近30个年头,《舌尖上的中国》第一、二季、《风味人间》总导演。2017年从央视离职,创立稻来纪录片实验室,现任腾讯视频副总编。

他成名于《舌尖》系列,在这之前是一个严肃的纪录片导演,并且一拍就是二十多年,《龙脊》、《朱德》、《刘少奇》、《我的抗战》等主旋律纪录片都是他的作品。

2007年央视一部名为《森林之歌》的纪录片,也是由陈晓卿导演的。四年的拍摄时间,他扛着摄影机深入神农架、海南热带雨林探秘,也在大漠里蹲点拍摄野生动物。但吃货的本性是藏不住的,拍摄森林里可食用的物产时,那变幻的光影,饱满的果实,旁白中“流淌的哈喇子”,自然纪录片活生生拍出了美食记录片的“口感”。一时间,某宝上的松子、蘑菇等干果山货突然销量大增。这种意外的“成功”,也为《舌尖》埋下了伏笔。

如果以上这些不能很直观的让你感受到这个人有多么的爱吃懂吃,那就举个数据:《舌尖上的中国》第一、二季豆瓣评分为9.3分和8.4分,《风味人间》豆瓣评分为9.1分。由他执导的《舌尖》系列成片率更是达到1:150的惊人比例,我们所看到的每1分钟影像都是从每150分钟的影像里精挑细选出来的。而在他离职以后,央视另一个团队拍出来的《舌尖上的中国》第三季却被观众戏谑地称为带货小能手,豆瓣评分只有少的可怜的3.7分。

这是一个用生命在吃的人,看到好吃的就会“豁出去”。2008年汶川地震,震后他去青川负责送给养。那里离肥肠的故乡江油很近,必定是要来一碗的。肥肠入口时余震来了,逃命同时心里想的却是可惜了这一碗肥肠,陈晓卿也随着人流跑了,可终究是放不下这碗肥肠,又折回来吃完了。

他被戏称为“扫街嘴”,偏爱街头巷尾的小店。小店没那么多讲究。万般皆下,美食为大。他成名前爱吃,成名后仍旧爱吃。随着成名,他开始有了一些高级餐厅的饭局,但总是有些“憋得慌”,倒不如在自己熟识的店点一碗酸臭的螺蛳粉,窝在狭小的座位上一顿狂吃来得畅快。

这本书在定名时原本叫做《最好(hǎo)吃的是人》,但因为审查机构觉得太惊悚,实在是太过引发歧义,可能会造成不必要的麻烦,这才改成现在的名字,但是深读之后发现,原来标题与个中深意真的是很贴切。

他说:“吃什么、在哪吃,远不如和谁吃来得重要。人间至味往往酝酿于人与人之间,世上最好吃的永远是人。”食材好,厨师好,就一定能带来最多的快乐吗?没有好朋友,再好的东西也味同嚼蜡,难以下咽,他认为最好(hǎo)吃的是人,吃什么、在哪里吃这些问题远不如“和谁吃”来得重要。因为最好吃的是饥饿,最好吃的是人,人情比美食更有嚼头。

酸甜苦辣咸鲜臭,各有滋味在心间。纵有房屋千百栋,夜眠仅需六尺半。家中钱财百万贯,日食不过三四餐。人活一世,草木一秋,回家看看,回头看看。

放大 缩小 默认
关于我们 |
在线订报
| 在线投稿 | 手机版
主办单位:科产经济集团内刊报社
ICP证:豫ICP备16028423号-1 制作单位:53bk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