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电影是现在较为受欢迎的一种娱乐方式,我们有时用它打发无趣的时光,有时用它追求感官的刺激,但我们不能忽略的是电影也有社会的映射,能够发人深省。《遥望南方的童年》 无疑是一部没有噱头,没有流量,没有宣传却能够走进人心的宝藏电影了。
影片在一首民歌中拉开序幕,画面是一辆农用三轮车,前面贴着红纸写的标语“启明星幼儿园开学了”,后面贴着“一切为了孩子”。在一个牌场,坐着一个十岁出头的孩子,孩子的父亲将他呵斥下去,自己一边打牌一边指着孩子说“再过两年你给我死出去打工”却被其他人笑话,说到“上梁不正下梁歪下梁不正出妖怪”。
孩子的父亲看到开办幼儿园的易老师在牌场贴招生启事,调侃读书无用,到深圳打工能挣大钱,说自己的侄子就是这样,还管着大学生呢。对于村子里的人来说,“南方”是富饶的希望,所以他们选择了背井离乡奔向希望所在。但对于村子里的孩子们来说,“南方”代表着离别和孤独。影片中小男孩砣砣的父母把他寄样在瞎眼的婆婆家里,告诉他“过几天回来”。在这样的承诺中,砣砣经常在树下看着父母离开的方向,等着他们回来。有时奶奶怕他玩水出事就用布带把他拴在自己身边。当然这种离别的伤害不仅仅是对孩子,影片中小女孩秀秀的妈妈打工归来时,却发现女儿已是满眼陌生,不愿再喊他妈妈,这种打击对秀秀的妈妈来说无疑巨大的。在与丈夫长期分离中,丈夫有了外遇,一气之下和丈夫离婚。亲情和爱情都因为“南方”而失去,却又别无选择地返回“南方”。在充斥着读书无用论的村子里,前往南方将会是他们奔向富饶的方法,也会导致村子的状况成为循环,孩子在孤独中遥望南方,长大后在南方辛苦奔波。
这部电影中,反映的问题远远不止一个留守儿童、空巢老人的问题,还有婚姻、就业、经济教育等问题。电影的拍摄仅用了19天,演员全部是非职业演员,里面的小孩部分都是真实的留守儿童,正因为他们的出演,使得电影更加的真实,质朴。
电影在接近尾声的时候,有一段经典又让人心酸的对话,让我记忆犹新。
秀秀:伯伯,我爸爸去哪里了呀?
易老师:出去打工去了。
秀秀:去哪里打工去了啊?
易老师:去深圳打工去了。
秀秀:深圳在哪里呀?
易老师:深圳在南方啊。
秀秀:南方在哪里啊?
易老师:南方啊,南方在……
易老师回过头来,看着秀秀,在想着该怎么回答。
然后画面一转,易老师扛着秀秀,瘦根扛着砣砣,来到一处山坡上的开阔地,面向南方,四个人站成一排。
易老师指着眼前云雾缭绕、层叠起伏的山峦说:看,前面就是南方,从这里一直往前,就是深圳。
秀秀:没看见深圳啊。
易老师:深圳离这里太远了啊。从这里一直往南走,一直往南走,在天边的那个地方,才是深圳啊。
秀秀:我爸爸妈妈就在那里打工啊。
易老师:嗯,在那里打工啊。
秀秀:打工干嘛?
易老师:挣钱呗。
秀秀:挣钱干嘛?
易老师:给你买好吃的咯,买新衣服咯,让你读书咯。
秀秀:我爸爸妈妈什么时候会回来?
易老师:过年呐。
秀秀:过年啊。
易老师:嗯,过年就会回来啊。
秀秀:过年就会回来啊。
说完,秀秀凝视着远方。